歌手Ludwig van Beethoven

Ludwig van Beethoven

  • 相似歌手: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、 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

播放热门歌曲 关注歌手 已关注取消关注

  • 单曲
  • 专辑
  • MV
  • 资料

      路德维希·凡·贝多芬(Ludwig van Beethoven),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-科隆选侯国的波恩,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,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,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。

      贝多芬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《第三交响曲》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。此后20余年间,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,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,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。

     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,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、1部歌剧、32首钢琴奏鸣曲、5首钢琴协奏曲、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、大提琴奏鸣曲等。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,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,而被后世尊称为“乐圣”、“交响乐之王”。

      基本资料

      中文名:路德维希·凡·贝多芬

      外文名:Ludwig van Beethoven

      别名:贝多芬

      国籍:神圣罗马帝国(德国)

      性别:男

      民族:日耳曼

      信仰:基督新教

      出生地:科隆选侯国-波恩

      出生日期:1770年12月16日

      毕业院校:波恩大学

      老师:海顿

      乐派:古典乐派

      尊称:乐圣、交响乐之王

      音乐特点:浪漫而古典,情趣而激昂

      职业:作曲家、钢琴家、指挥家、音乐家、演奏家

      代表作品:《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》(《英雄交响曲》)《c小调第五交响曲》(《命运交响曲》)《d小调第九交响曲》《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》《致爱丽丝》《田园交响曲》《欢乐颂》

      主要成就:集古典主义音乐大成、将声乐融入交响曲,扩大交响曲规模、以谐谑曲替代小步舞曲成为交响曲第三乐章

      演艺经历

      1775年左右,4岁的贝多芬开始学习钢琴、小提琴。

      1778年,8岁的贝多芬师从宫廷老管风琴师H·伊登学习音乐基础理论及管风琴,同年8月26日第一次登台演出。

      1781年,11岁的贝多芬辍学,进入波恩剧院乐队当小乐师,师从选帝侯宫廷管风琴师、指挥家和作曲家克里斯蒂安·戈特洛布·聂弗。

      1783年,13岁的贝多芬担任宫廷乐队的古钢琴独奏与伴奏;同年根据德雷斯勒的进行曲改编为《钢琴变奏曲》(woO63),这是他正式发表的第一首作品,由德国音乐出版家J·M·格茨予以出版。

      1785年至1786年,贝多芬转向弗兰兹·安东·里斯学习小提琴,完成《三首钢琴奏鸣曲》(woO36)。

      1787年春天,贝多芬第一次访问维也纳,见到31岁的莫扎特,其弹奏技术受到莫扎特的赞赏。

      1790年,受委托完成了两部清唱剧:《为约瑟夫二世逝世所作的悼念清唱剧》(woO87),这也是贝多芬第一部与政治沾上边的作品;以及《为利奥波德二世登基而作的清唱剧》(woO88)。

      1792年11月,22岁的贝多芬在海顿等人的鼓励支持下离开故乡,开始拜海顿为师学习作曲,定居于维也纳。

      1793年,贝多芬改向莫扎特挚友、作曲家与教师J·B·申克学习对位法及音乐理论。

      1794年,开始师从圣斯蒂芬大教堂阿尔布莱兹贝格学习对位法,向宫廷音乐总监安东尼奥·萨列里免费学习作曲。

      1796年8月,在《维也纳杂志》上发表了贝多芬赠送给海顿的三首钢琴奏鸣曲(Op.2)。

      1796至1797年创作完成《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》(Op.15)。

      1798年在捷克布拉格首演《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》。

      1799年,霍夫敏斯托于年底将贝多芬的《c小调第八(悲怆)钢琴奏鸣曲》(Op.13)予以出版。

      1800年4月,《第一交响曲》(Op.21)《降E大调七重奏》(Op.20)在维也纳皇家宫廷音乐会首演。

      1801年,创作完成《升c小调第十四(月光)钢琴奏鸣曲》(Op.27 no.2),题献给朱丽塔·吉米尔茨伯爵夫人;同年还完成了《弦乐五重奏》(Op.29)《弦乐四重奏》(Op.18)。

      1802年,10月初给自己的兄弟写下著名的《海利根施塔特遗嘱》;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完成《第二交响曲》,并重返维也纳。

      1803年,神剧《基督在橄榄山》《A大调克鲁采小提琴奏鸣曲》首演;同年完成《第三钢琴协奏曲》。

      1805年4月,《第三(英雄)交响曲》首演,贝多芬亲自担任指挥,此作是贝多芬进入创作成熟时期的重要标志;同年11月20日,歌剧《费德里奥》在维也纳皇家剧院首演。

      1806年,创作完成《拉兹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》《第四钢琴协奏曲》《第四交响曲》,以及《小提琴协奏曲》。

      1808年12月,《第六(田园)交响曲》在维也纳剧院举行了首演。

      1809年,《科里奥兰序曲》《第五(命运)交响曲》《C大调弥撒》相继问世。

      1810年11月,《第五钢琴协奏曲》在莱比锡首演并取得了巨大成功。

      1812年,创作完成《第七交响曲》与《第八交响曲》。

      1813年夏天创作完成《战争交响曲》。

      1814年2月-3月,《第七交响曲》《战争交响曲》相继再度上演,成为维也纳热门事件。

      1824至1825年,首次公演《第九交响曲》及其合唱。

      1825年3月,创作完成《庄严弥撒曲》。

      1826年,《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》完成并公演,歌剧《费德里奥》最后版本予以发行。

      1827年,伦敦爱乐乐团赠予贝多芬100英镑,邀请他为乐团谱写《第十交响曲》。

      主要作品

      热门歌曲:

      1.致爱丽丝

      2.月光奏鸣曲

      3.欢乐颂

      4.命运交响曲

      5.胜利进行曲

      热门专辑:

      1.Colours of Beethoven

      2.Beethoven Piano Works

      3.Beethoven Sonatas Vol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