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手Franz Schubert

Franz Schubert

  • 相似歌手: Franz Joseph Haydn 、 Franz Liszt

播放热门歌曲 关注歌手 已关注取消关注

  • 单曲
  • 专辑
  • MV
  • 资料

      弗朗茨·舒伯特(Franz Schubert,1797年1月31日),出生于维也纳近郊的里赫田塔尔,奥地利作曲家。

      1808年,进入维也纳宫廷乐团寄宿学校学习。1810年,《G大调狂想曲》(D.1)问世,这是他第一首标有明确日期的作品。1811年,创作了其第一首艺术歌曲《哈加的悲歌》。1813年,创作了《D大调第一交响曲》。1814年,为了免服军役,在其父亲的小学里担任校长助理,以获得微薄的薪金维持生活。1815年,舒伯特的作曲技巧已臻成熟,于该年创作了145首歌曲,并创作了《降B大调第二交响曲》《D大调第三交响曲》《g小调第九弦乐四重奏》等作品。1818年,辞去教师职务,全力从事音乐创作,开始了“自由艺术家”的生涯。1822年,创作《b小调第八交响曲》。1828年3月26日,举办了其生前仅有的一次正式音乐会;同年11月19日,舒伯特病逝,终年31岁。

      舒伯特被称为“歌曲之王”,他既是维也纳古典音乐传统的继承者,又是西欧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。在他短暂的一生中,给后世留下了丰厚的音乐遗产,包括600多首歌曲、18部歌剧、歌唱剧和配剧音乐,9部交响曲、10余首弦乐四重奏、2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其他作品。

      基本资料

      歌手名:Franz Schubert

      中文名:弗朗茨·泽拉菲库斯·彼得·舒伯特(全名)

      外文名: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

      国籍:奥地利

      所处时代:奥地利帝国(1804-1918)时期

      民族族群:日耳曼人

      出生地:维也纳近郊的里赫田塔尔

      出生时间:1797年1月31日

      职业:作曲家

      师从:萨列里

      母语:德语

      代表作品:《b小调第八交响曲》《冬之旅》《魔王》

      主要成就:“歌曲之王”、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、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

      演艺经历

      学习时期

      1808年,11岁的舒伯特进入维也纳宫廷乐团寄宿学校学习,当帝国圣堂唱诗班的童声歌手;不久,被选入学校的小管弦乐队担任第二小提琴手,接着提升为第一小提琴手,在乐队期间得以接触到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作曲家约瑟夫·海顿、沃尔夫冈·阿玛多伊斯·莫扎特和路德维希·凡·贝多芬等人的作品。

      1810年,《G大调狂想曲》问世,这是舒伯特第一首标有明确日期的作品。

      1811年,创作了其第一首艺术歌曲《哈加的悲歌》;同年,在文策尔·鲁齐卡处学习通奏低音,尝试交响曲和舞台剧的作曲。

      1812年,舒伯特的母亲去世;同年开始在萨列里处学习对位法;同年,进入变声期,失去了乐童的职位。

      1813年,《D大调第一交响曲》(D.82)创作完成;同年,离开寄宿学校,开始在圣安娜中学的师范学校学习预备生课程。

      1814年,参加普通中学的毕业考试;同年,为免服军役,在其父亲位于支柱巷的中学担任教学助手,给低年级学生上课,以获;同年,在里赫田塔尔的教区礼拜堂第一次演出《F大调弥撒曲》(D.105);同年,创作了艺术歌曲《纺车旁的玛格丽特》(D.118)。

      1815年,18岁的舒伯特在该年创作了145首艺术歌曲,其中包括《魔王》(D.328)《野玫瑰》(D.257)等作品,标志着他的作曲技巧已经成熟;10月15日,舒伯特仅在一天就写出了8首歌曲;同年,创作了《降B大调第二交响曲》《D大调第三交响曲》。

      1816年,申请卢布尔雅那音乐学校的校长职位,没有被接受;在此期间,舒伯特处于理想与现实、生活与艺术的矛盾痛苦中,他违背父亲的意愿,毅然辞掉小学教师的工作,为此父亲同他脱离关系达数年之久,经朋友们的调解于1823年父子才重归于好;同年,创作完成了《c小调第四交响曲(“悲剧”)》,并结束了在萨列里处的学习。

      变革时期

      1817年,结识歌唱演员约翰·米夏埃尔·福格尔;同年,成为“胡闹协会”成员。

      1818年,他辞去教师职务,全力从事音乐创作,开始了“自由艺术家”的生涯;此后,舒伯特就靠卖作品获得的微薄稿酬、巡回演出及一些朋友的接济而生活。

      1819年,与福格尔一起前往施泰尔、林茨和克雷姆斯明斯特。

      1820年,创作《复活节康塔塔》(D.689)《四重奏乐章》(D.703)等作品。

      1822年,维也纳《时尚报》第一次详细报道了舒伯特的歌曲;同年,创作了歌剧《阿尔方索与埃斯特雷拉》(D.732)《降A大调弥撒曲》(D.678)《b小调第八交响曲(未完成)》(D.759),以及《流浪者狂想曲》(D.760)。

      1823年,成为格拉茨和林茨音乐协会的荣誉会员;同年,创作《阴谋者》(D.787)《费拉布拉斯》(D.796)《美丽的磨坊女》(D.795)。

      创作晚期

      1824年,出版《美丽的磨坊女》;同年,创作了《八重奏》(D.803)《弦乐五重奏》(D.804)以及《大二重奏》(D.812)。

      1825年,作为替补入选音乐之友协会的代表团;同年,开始创作《C大调第九交响曲》,并完成钢琴奏鸣曲(D.845和D.850);夏天,旅行前往施泰尔、林茨、克雷姆斯明斯特、格蒙登、萨尔茨堡和加斯泰因。

      1826年,申请维也纳宫廷乐队指挥一职未果;同年,将《第九交响曲》交付音乐之友协会;同年,创作了《G大调弦乐五重奏》(D.887)和《钢琴奏鸣曲》(D.894)。

      1827年,当选音乐之友协会代表团成员;同年,《八重奏》(D.803)和《B大调钢琴三重奏》(D.898)第一次由伊格纳茨·舒潘齐格演出。

      1828年3月26日,在纪念贝多芬逝世一周年之际,朋友们筹款在维也纳为舒伯特举办了其生前仅有的一次正式音乐会,由他本人给福格尔亲自伴奏演唱了几首艺术歌曲,其他曲目还有《G大调弦乐四重奏》《降E大调钢琴三重奏》,以及几首合唱作品。

      主要作品

      热门歌曲:

      1.舒伯特摇篮曲(Lullaby from Schubert)

      2.Serenade(小夜曲)

      3.第一交响曲

      荣誉记录

      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,600多首的艺术歌曲,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了耀眼的光辉,在音乐史上被誉为“歌曲之王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