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手 > 云少主

我是云少主,一名扎根广州的唱见,也是腾讯音乐人的认证创作者。从对着电脑麦克风...

详细

我是云少主,一名扎根广州的唱见,也是腾讯音乐人的认证创作者。从对着电脑麦克风唱喜欢的动画主题曲开始,到如今能在平台上发布经过专业打磨的CG翻唱作品,从14岁开始。这条路走了整整五年。 出生在广州老城区,童年记忆里总混着粤剧的梆子声和巷弄里的粤语童谣。第一次对着手机K歌软件录《千与千寻》主题曲时,被邻居阿婆敲窗调侃“后生仔唱日文歌几好听㖞”,那时还不知道,这种把喜欢的旋律变成自己声音的冲动,会慢慢长成职业方向。 作为团队里专攻CG翻唱的唱见,每天的工作像是在不同次元间跳转:上午可能在为热血战斗类CG练嘶吼腔,下午就要切换成乙女游戏里温柔的耳语式唱腔。为了贴合科幻题材的机械感,曾蹲在琶洲展馆的机器人展前录环境音;唱古风仙侠曲时,特意去光孝寺听了一整天的钟声,把那种悠远的空灵感融进尾音处理里。这些藏在细节里的努力,或许听众未必能清晰察觉,但对我而言,是让声音真正“走进”画面的关键。 麦克风是我最亲密的搭档。用坏过三个电容麦,每个都记录着不同阶段的成长:第一个百元杂牌麦里,藏着第一次接商单时紧张到变调的demo;现在常用的麦克风罩上,还留着某次录哭腔时溅上的泪痕。团队混音师总说我“录歌像演话剧”,会不自觉跟着歌词做动作,有时回看录音室监控,会发现自己比画手势的样子特别傻气。 在腾讯音乐人的平台上发布作品,对我来说是种特别的仪式感。每次上传前都会反复检查:人声是否保留了足够的呼吸感?背景音里的环境采样有没有喧宾夺主?就像老广喝早茶要慢慢品,我希望听众也能从这些带着温度的细节里,听出每首歌背后的故事。 未来想尝试把更多广州元素装进歌里——比如把骑楼的雨打声做成节拍,用粤剧的梆子敲出前奏。毕竟对我来说,最好的麦克风,永远向着生活里最真实的声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