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庆奎,原名振山(镇山),号子君。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,京剧高派老生艺术创始人,京剧“四大须生”之一。高庆奎原籍山西榆次,生于北京。其父高四保(士杰)为清末京剧著名丑角演员。20世纪30年代,高庆奎与余叔岩、马连良被誉为老生“三大贤”。其拿手剧是“三斩一碰”,即《斩黄袍》《斩马谡》《辕门斩子》《碰碑》。
他幼坐科庆祥和科班,从师贾丽川及贾洪林学文武老生,12岁登台为谭鑫培配演娃娃生。1919随梅兰芳赴日本演出。后曾搭杨小朵“翊文社”、刘鸿声“陶永社”、谭鑫培“同庆社”、俞振庭“双庆社”演出。18岁变声后从李鑫甫练武功学把子。1921年自组庆兴社,与郝寿臣、沈华轩等演于华乐戏院、中和戏院、吉祥戏院、明星影院等剧场,他还重排、改编、整理了一批历史剧,并将有关的内容排成“本戏”,如全本《鼎盛春秋》(包括《战樊城》《文昭关》《刺王僚》止)全本《逍遥津》《哭秦庭》《豫让桥》《赠绨袍》《马陵道》《史可法》《醉遣重耳》《苏秦张仪》《窃符救赵》《浔阳楼》《应天球》等戏。时与余叔岩、马连良被誉为须生“三大贤”。名列三十年代“四大须生”之一。1923至1929年间,高庆奎曾率班社五次赴沪演出。1933年,与梅兰芳一起在上海天蟾舞台挂“双头牌”演出。1934年5月嗓音失润,直至无法正常演出。1938年到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任教,后至富连成社任顾问。1941年终因嗓音塌中及积闷怅惘所致患“哑痨”并愈发严重,竟至咽喉红肿恶化不能进食而卧床不起,1942年2月4日(腊月十九)凌晨5时40分故于烂熳胡同寓所。
基本资料
中文名:高庆奎
国籍:中国
民族:汉族
出生日期:1890-06-15
毕业院校:庆祥和科班(一说)
职业: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、京剧丑角演员
主要成就:京剧高派老生艺术创始人
出生地:北京代表作品《逍遥津》《哭秦庭》《斩黄袍》《斩马谡》《辕门斩子》《碰碑》等。
演艺经历
1890年6月15日,高庆奎生于北京。其父为清末名丑高四保,又名士杰。高庆奎曾坐科祥庆祥和科班,11岁从师贾丽川学文武老生,12岁登台为谭鑫培配演娃娃生,18岁变声后从李鑫甫练武功,学把子。向贾丽川,贾洪林叔侄学习唱、念、做、表各种技艺。还受到沈三元,朱天祥,刘喜春,陈福胜,李春福等人教益。
1913年,高庆奎随梅兰芳在玉成班演出。同时搭其它班社。先后有翊文社、双庆社、桐馨社、福寿社、裕群社、鸿庆班。这一时期,他从演配角到演主角,在各班社地位愈高。他文武昆乱不挡,艺术积累逐渐丰富,成为头路老生。
高庆奎协白家麟赴天津演出,并收为徒弟。
1914年,庆奎受社会改革之风,与梅兰芳合演了京剧第一个时装戏《孽海波澜》。
1915年2月5日,余叔岩应陈德霖之约请,在广德楼重返舞台演出。当晚演出剧目大轴子为梅兰芳、时慧宝、王凤卿、高庆奎、谢宝云和陈德霖合演的《四郎探母》。
1917年8月25日因京北水灾,在第一舞台唱义务戏。高庆奎主演《黄鹤楼》。
1918年2月,高庆奎与姚玉芙在东安市场的吉祥戏园合演《三击掌》。3月,高庆奎与杨小楼、尚小云、荀慧生、李顺亭等合演《楚汉争》前后本,扮演韩信。5月高庆奎随梅兰芳在鸿庆班赴天津演出,归来搭在裕群社,9月再随梅赴津演出。
1919年4月21日至5月27日梅兰芳带领高庆奎、贯大元两位老生及其它7位演员赴日演出。先后在东京,大阪等地演出。5月1日在东京帝国剧场开始上演。第一个剧目《天女散花》连演了两场,梅饰天女、姚玉芙饰花奴、高庆奎饰维摩诘。在梅主演的六个剧目中,高庆奎、梅兰芳合演了《御碑亭》《游龙戏凤》两出生旦对戏。高庆奎所主演戏中,配戏的有:芙蓉草,姜妙香,贯大元等人。10月高庆奎赴沪与周信芳在丹桂第一台同班演出。高庆奎一个“雅号”叫“高杂拌”,意思是不专学一派,艺术杂。
1920年,高庆奎与周信芳合演创编新戏《海瑞参严嵩》等剧目。下半年高庆奎回京。九月加入双庆社,挂头牌。主演《斩黄袍》《卖马》《胭粉计》等戏,并与尚小云合演《牧羊圈》等大轴。
1921年4月16日,高庆奎,程砚秋合演《汾河湾》。4月22日,高庆奎与赵世兴从名字中各取一字成立庆兴社。旦角先后为程艳秋(程砚秋),黄润卿,朱琴心。出演于华乐戏院、中和戏院、第一舞台等处。4月26日,大轴高庆奎、程艳秋合演《打渔杀家》。5月1日,大轴高庆奎主演《奇冤报》6月24日,高庆奎在华乐园初演《连营寨》。俞振庭、德珺如合演。7月31日,高庆奎赴沪演出,在华乐园临别纪念,演出《珠帘寨》。8月10日,高庆奎离京赴沪,系第二次赴沪,演出新学之《过五关》,并排演《哭秦庭》,该剧脚本由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编制。11月9日高庆奎与赵世兴再组庆兴社,约程艳秋、荣蝶仙、郝寿臣、沈华轩、朱桂芳等加入,出演华乐园。12月15日于华乐园首演创编新戏《乐毅伐齐》。同年,高庆奎于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唱片《戏迷传》。
1922年,高庆奎推出全部《鼎盛春秋》从战樊城到刺王僚,共六折。6月高庆奎请王鸿寿到庆兴社。一面排新戏,一面高庆奎向其学戏,特别是红生戏。排演了《七擒孟获》《三门街》《青梅煮酒论英雄》《战长沙》《七星灯》《温酒斩华雄》等戏。场面火爆,倍受观众欢迎。7月2日,农历壬戌年闰五月初八日,北京华乐园日场,高庆奎、程艳秋首演《梨花计》。7月8日,农历壬戌年闰五月十四日:程艳秋首演新学全本《芦花河》,高庆奎合演。同年,高庆奎受百代唱片公司之请,在李铁拐斜街升官店灌制唱片《八大锤》《七擒孟获》《汾河湾》《空城计》《珠帘寨》等唱段。此时,高庆奎班社改名玉华社。并于物克多唱片公司灌制唱片《打侄上坟》《探母回令》《打鼓骂曹》《胭粉计》等唱段。冬,高庆奎首演《哭秦庭》,唱做繁重。以后历演上座不衰,成为高派老生代表剧目。同年排演《重耳走国》《乱楚宫》《割麦装神》《平陆浑》等剧。在北京约清逸居士(溥绪)将姚伯欣本改编演出,改名《煤山恨》,演出中将京白改为韵白。此后南北演出都改韵白。
1925年3月,在大新舞台演出《胭粉计》等,此剧成为高派老生代表剧目。回京后,与杨小楼合作一个月。3月12日,孙中山先生病故于北京协和医院,后移灵于中山公园中山堂。梅兰芳、尚小云、高庆奎等作为京剧界代表前往吊唁。
1926年,高庆奎在演《三国志》时,开始首创“一赶三”。前扮鲁肃,中扮孔明,后扮关羽。2月6日,全部《玉堂春》首演于上海大新舞台。荀慧生饰玉堂春,高庆奎饰蓝袍,刘汉臣饰红袍,金仲仁饰王金龙。秋,排演全部《庆顶珠》。8月29日,第一舞台筹赈义务夜戏,合演《群英会》,高庆奎饰鲁肃。马连良饰孔明,程继先饰周瑜,郝寿臣饰黄盖,萧长华饰蒋干,裘桂仙饰曹操。
9月5日,在第一舞台演夜戏。压轴《探母回令》,高庆奎扮杨延辉、尚小云扮铁镜公主、李多奎扮佘太君、慈瑞泉扮国舅、尚富霞扮杨宗保、吴彩霞扮萧太后。10月10日,国庆日山东督军张宗昌在督署举办京剧演出。尚小云、高庆奎、郝寿臣之《法门寺》;杨小楼、范宝宁之《恶虎村》等等。最后,高庆奎与梅兰芳、杨小楼、余叔岩、尚小云等联袂上场,合演《五花洞》。
1927年12月,高庆奎重新排演全本《生死板》,饰刘子忠。
1928年1月13日,第一舞台演出“窝窝头会”义务戏。大轴是四大名旦(梅、程、荀、尚)、老生三杰(余、高、马)等名伶合演的全本《红鬃烈马》。7月20日第一舞台河北战地灾民筹款义务夜戏,高庆奎与马连良、郝寿臣合演《借东风》。10月14日高庆奎、王福山合组庆盛社,在得兴堂祀神。11月28日,高庆奎在华乐戏院初次演唱新排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,与张鸣才、董俊峰等合作。
1929年4月,第一舞台夜戏山西赈灾会募款义演。第一舞台夜戏山西赈灾会募款义演。梅兰芳、余叔岩、杨小楼、高庆奎、荀慧生、程艳秋、王又宸、马连良、尚和玉、侯喜瑞、阎岚秋等名伶参加演出。同年于高亭唱片公司灌制唱片《逍遥津》《斩黄袍》《斩马谡》《苏秦张仪》《信灵君窃符救赵》《掘地见母》《铡判官》等唱段。
1930年9月30日,农历庚午年八月初九日,16时:王瑶卿五十寿诞祝寿演出
王瑶卿五十寿诞,假织云公所祝寿,下午四时入席,亲友弟子往拜并演戏为贺。新艳秋、雪艳琴、杜丽云、李慧琴、华慧麟、李艳香、李吟香、赵岫云之《八五花洞》,乐评西饰神将、高庆奎饰包公、言菊朋饰天师。11月19日梨园公会在第一舞台为辽宁、陕西、北平水灾举行三场筹赈义务夜戏。高庆奎、侯喜瑞、李多奎、肖长华、诸如香、陈喜星合演《探阴山》。大轴大反串《八蜡庙》,高庆奎反串朱光祖。
1931年,《京报》发表文章提出老生三杰:马连良,余叔岩,高庆奎。6月9日,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一天。下午三时开演,大轴为《龙凤呈祥》,(梅兰芳饰孙尚香,杨小楼饰赵云,马连良饰乔玄,高庆奎饰前刘备,谭小培饰后刘备,谭富英饰鲁肃,龚云甫饰国太,金少山饰张飞,萧长华饰乔福,姜妙香饰周瑜,曹毛宝饰孙权)。6月10日,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二天。中午十二时开演,《玉堂春》(芝英夫人,高庆奎,姜妙香,张春彦)《长坂坡》(杨小楼饰赵云,高庆奎饰刘备,雪艳琴饰糜夫人,雪艳舫饰甘夫人,刘砚亭饰张郃,刘奎官饰张飞,蒋宝印饰曹操,刘斌昆饰夏侯恩)。6月11日,农历辛未年四月廿六日,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三天。中午十二时开演《取帅印》(高庆奎),《五花洞》(梅兰芳、程艳秋、尚小云、荀慧生饰四潘金莲,高庆奎饰张天师,金少山饰包公)。6月30日,上海筹募江西急赈会特清平津名优义务戏第一天,梅兰芳、高庆奎等出演。同年高盛麟拜丁永利为师。“九一八”事变后,高庆奎以其忧国思想编演了很多爱国新戏。其与清逸居士(溥绪)编写了: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《马陵道》《赠绨袍》《豫让桥》等戏。后来很多成为高派代表剧目。《煤山恨》《史可法》是高庆奎、郝寿臣合作剧目。在当时国难当头之时,影响很大。并受到当局嫉恨。特别是《杨椒山》一剧因台下反响极大,遭到当局干扰。
1932年,高庆奎与荀慧生等义演《翠屏山》等剧,为抗日前线受伤的将士捐款,支持抗日。1932—1933年间,高庆奎、郝寿臣每逢星期六、日,白天都固定在华乐戏院连袂演出,下午1时许开戏,要演到6点钟以后才散场,足足有5个小时,演出的剧目每每有八九出之多。
1933年,高庆奎与梅兰芳在上海天蟾舞台挂“双头牌”演出。5月26日,天蟾舞台第一天夜戏,高庆奎、金少山、刘连荣演《失、空、斩》,梅兰芳演《女起解》。6月4日,天蟾舞台日戏,大轴为《大甘露寺》。高庆奎前扮乔玄、后扮鲁肃,梅兰芳扮孙尚香,金少山扮张飞,高雪樵扮赵云,刘连荣扮孙权,孙甫亭扮吴国太,王少亭扮刘备、萧长华扮乔福。天蟾舞台夜戏,高庆奎此次首演《全部煤山恨》。高庆奎扮崇祯,梅兰芳扮贞娥、金少山扮李自成、李慧琴扮周皇后、王富英扮李国祯、李瑞亭扮王承恩、萧长华扮周奎、刘连荣扮李虎、于连仙扮宫娥、韩金奎扮杜动。6月25日,临别演出。天蟾舞台日戏,高庆奎演《胭粉计》,梅兰芳演三本《太真外传》。天蟾舞台夜戏,高庆奎、李慧琴、高雪樵、林树森、王富英等演《哭秦庭》,梅兰芳演四本《太真外传》。11月21日,高庆奎、筱翠花等在开封河南大舞台上演创作剧目《庄子》(又名《敲骨求金》)。11月26日,华乐园,庆盛社演出日场,重新上演新排《马陵道》,高庆奎、郝寿臣合演全剧从谷孙膑下山到万弩射庞涓。同年于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唱片《煤山恨》《史可法》等唱段。
1934年4月27日,华乐园日戏,高庆奎、李洪春、李春恒、李慧琴、慈瑞泉合演《杨椒山弹劾严嵩》。报评论此戏:浩气薄云忠烈史戏。7月1日,高庆奎首演全部《蝴蝶梦》包括“善宝庄”、“度白简”、“庄子扇坟”,到“大劈棺”止。高庆奎饰庄周,小翠花饰田氏,陈喜星饰自向,马富禄饰童儿,罗福山、李四广等合演。
1936年6月22日,高庆奎、小翠花合演《浔阳楼》。因嗓音一字不出,第二天演《史可法》只得回戏。7月28日,北平市梨园公会经市政府批准,于下午三时,在前门外樱桃斜街34号公益总会会址,召集成立大会,选出首届董事、监事。
董事十五人,计有杨小楼(81票)、尚小云(81票)、于连泉(81票)、荀慧生(79票)、程砚秋(77票)、梅兰芳(76票)、高庆奎(70票)、王又宸(22票)等。
1938年10月19日。经高庆奎引荐,李少春在泰丰楼拜余叔岩为师,所授第一剧戏为《战太平》。出席的有高庆奎、李菊笙、王凤卿、谭小培、郝寿臣、李洪春、金仲仁、鲍吉祥、马德成、慈瑞泉、吴彦衡、王福山、叶龙章、袁世海、李宝奎、阎世善、高维廉、李桂春等。同年,赴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任教,向李和曾、沈金波等传授高派剧目。
1939年,高庆奎随李盛藻赴沪,上海观众盼其嗓音复原再次登台,在沪求医亦未见功效。后至富连成社任顾问,每日到社指导。
1940年,高庆奎正式收李和曾为徒。同年,李盛藻赴沪挂牌,并请高庆奎把场。
主要作品
热门歌曲:
1.斩黄袍
2.斩马谡
3.辕门斩子
4.碰碑
荣誉记录
与余叔岩、马连良被誉为须生“三大贤”
京剧“四大须生”之一
京剧高派老生艺术创始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