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凤山,1916年出生,满族,北京人,著名相声演员、王派快板创始人。
1931年,王凤山拜海凤为师,在天桥撂地演出。1935年,拜相声演员朱阔泉为师。1940年,赴济南演出。1949年,在济南晨光茶社相声大会演出。1955年9月,加入天津曲艺团。1960年1月1日,随天津曲艺团在天津“天乐戏院演出”。1973年,重返舞台。1978年,开始与马三立合作说相声。1979年,参加第四届中国文艺学术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。1984年11月17日,参加天津市曲艺团举办的“爱我中华,修我长城”义演。他创立了以“俏”字著称的王派快板,并以此享誉曲坛。晚年为马三立捧哏,合作十余年。王凤山的快板轻巧明快、节奏强烈;板起板落半说半唱,快而不乱,慢而不断,缓而不散;表演潇洒自然,从容大方;台风严谨踏实。
基本资料
中文名:王凤山
别名:王鳳山、王二有、王宝山
出生日期:1916年
国籍:中国
职业:快板、相声演员
出生地:北京
艺术传人:马六甲、张金铭、何德利等
代表作品:《张羽煮海》《百鸟朝凤》《双锁山》《绕口令》
主要成就:创立王派快板艺术
演艺经历
1923年,王凤山开始学习打板儿。
1931年,王凤山拜老艺人海凤为师,在天桥撂地演出。
1935年,王凤山出师,开始自己撂地卖艺。同年,王凤山拜相声演员朱阔泉为师学习相声,艺名王宝山。
1938年,在北京前门外新罗天剧场开始表演数来宝。
1940年,赴济南演出。
1949年,在济南晨光茶社相声大会演出。
1955年9月,加入天津曲艺团。
1959年,收周志光为徒。
1960年1月1日,随天津曲艺团在天津“天乐戏院演出”。9月26日,参加天津市文化局在新中央举行的“天津市1960年曲艺内部观摩演出会”的第五场节目演出,表演快板书《钢花怒放》。同年,在天津市戏曲训练队曲艺班从事教学工作。同年,收郑文昆为徒。
1962年10月,参加第一届津门曲荟,表演快板书《百鸟朝凤》。
1973年,王凤山重返舞台。1974年,由王凤山口述、弟子郑文昆整理的关于演唱快板的理论正式提出,也标志着王派快板的正式成型。
1978年,开始与重回舞台的马三立合作说相声。
1979年曾在北影厂摄制的影片《笑》中,与马三立合作,成功地表演了相声《讲卫生》。此外,《开粥厂》《夸住宅》《十点钟开始》《似曾相识的人》《吃元宵》《相面》等节目均保留有录像存世。同年,参加第四届中国文艺学术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。
1980年10月,参加第二届津门曲荟,与马三立一起整理并演出了何迟创作的相声《似曾相识的人》。
1984年6月26日,参加“全国相声评比讨论会”。11月17日,参加天津市曲艺团举办的“爱我中华,修我长城”义演。同年,举办的两次老曲艺家抢救性录像专场演出中,七旬高龄的王凤山表演了《绕口令》和《双锁山》两个节目,为王派快板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影像资料,如今这两段录像已经在网络上广为传播。
1985年,参加大连举办的“大连消夏相声会”演出。
1989年,参加“郑文昆曲艺作品研讨会”。